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2742|回复: 0

金融工作会议后中共中央再释金融监管新信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3 08: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融工作会议后,中共中央再释金融监管新信号


北京时间8月21日,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谈整治金融乱象:拆除高杠杆 祛除病根”的专文,这是继今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中共高层再次就金融监管展开的表态。

有别于金融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的抑制“金融风险”,此次《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主轴转移至“整治金融乱象的病根”,文中更明确表出当前金融乱象的病根 ——高杠杆—— 将是中共中央新一轮的整治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月19日,中国央行副行长殷勇在出席“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时表示,当前中国金融领域存在四大“制度性短板”,而下阶段央行的工作重点除了紧抓化解潜在金融风险外,还要做好长期制度设计和风险防范的安排。殷勇的这番发言透露中国政府即将出重手整治成本居高不下的资金供给端。

同业业务过热导致资本“脱实入虚”

1 不达目的不松手的“长期机制”

目前看来,中共中央正着手布局涉及面更广的金融监管措施。从近期《人民日报》专文抨击四大行将“工具当目的”的举措来看,新一轮金融监管力度将不亚于今年初,而所指对象更将从体制外蔓延至体制内。而在过程中,可能还将涉及到难啃的“制度性硬骨头”。

而在19日的讲话中,殷勇便明确指出,所谓的“制度性短板”是指:“监管套利”、“金融体系关联复杂”、“乱办金融”和“刚性兑付”。对此,殷勇也提出,中国央行正积极构思“长期制度设计”借以调节制度性缺失。

在殷勇发表这番四平八稳的谈话后,各界随即将焦点聚集在所谓的“长期制度设计”上。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针对楼市的非理性上涨,中共高层做出了“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决议。

随后,在中共中央积极主导下,中国政府开启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冷却措施。而这轮以楼市调控为目的的房地产长效机制力度也出乎市场意料之外。在两会期间,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媒体访问时首先提出将调整早先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随后,中国住建部针对土地供给失衡导致的住房用地价格上涨制定出住房用地有机供给机制。

随着资本、土地两项要素性商品供给机制发生制度性变化后,更令市场震惊的是中国政府随即展开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

相较于传统的“限购”、“限贷”措施,各地方政府纷纷就当地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展开“对症下药”式的调节措施。从上海市出台的“一价清”到北京上周出台的“共有产权住房”,一系列的政策试点措施无非只有一个 ——通过政策工具强行扭转市场对走势的预期。

而在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形成过程中,投资人也见识到了中国政府为抑制金融风险不惜以直接干预市场的手段来拆解金融风险“引信”。随着以调节为目的的长期机制从房地产市场蔓延至金融市场,可以预见的是,中共中央将祭出许多重拳来整顿所谓的“制度性短板”。

2 金融长期机制的内在逻辑

从殷勇的讲话延续到《人民日报》的专文来看,中国政府正向市场释放出调节金融乱象的明确信号,而文中提到“治金融乱象斩草还须除根”力度之强更是罕见。

目前看来,当前中国金融乱象的根源除了影子银行带来的潜在风险外,同业业务“变味”更是资金成本居高不下的主因。

所谓同业业务是指银行流动性管理工具,同业业务的初衷相当于金融市场的“调节器”,目的在为银行间资金成本提供锚定机制。然而,在当前“套利”交易盛行情况下,同业业务成为银行赚取利差的重要工具。从中国四大行公布的2016年年报来看,2016年四大行的净利润达8,592亿人民币(约合1,280亿美元),日均净利达24亿人民币。

在当前中国金融业分业监管的框架下,不少银行业者通过钻制度漏洞,将资金通过券商、基金、保险通道流入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信贷受限行业。资金流动失衡的后果便是资本“脱实入虚”,资产市场非理性交易热络更加剧了中国出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中国或将开启新一轮金融监管

在今年7月甫落幕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中共高层做出了“党管金融”的决议;而近期,越来越多的央企将党管条列写入企业组织章程之中。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正脱离自2002年以来因“自由化”而野蛮生长的发展轨迹。

近日,《纽约时报》在一篇题为“大连万达与肖建华的命运纠葛”中暗示,随着肖建华遭带走调查,金融业中许多资金空转的秘密将浮出水面。目前看来,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随着项俊波、杨家材的落马到肖建华、吴小晖遭带走接受调查,中共中央在金融反腐过程中对于资本流动的各个环节掌控已越来越清晰。

随着病症越加明确,中共中央推动的监管措施也逐步强化。从近期包括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试行、互联网金融的强化监管措施、中国央行对人民币汇价展开的强效调节到最近的金融长期机制设计,诸多迹象表明,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正朝着管制经济的方向前进。而以往靠着制度漏洞“搭便车”的情况恐将越来越罕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 京ICP备05055065号-1 )

GMT+8, 2024-5-19 09: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