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6816|回复: 0

梁锦松:中国很多城市新城是空的 这不是投资是浪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0 11: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梁锦松:中国很多城市新城是空的 这不是投资是浪费

城镇化是在人居住的地方让人有比较合适居住工作的时间,让人们互动,并能够产生好的经济价值,这才是合理的城镇化发展。

  【财经网记者 王旭】“城镇化我觉得是回避不了的趋势,但是怎么样城镇化,怎么样才是最有序,这个值得思考。不要说城镇化我们就要拿到钱,最重要是城镇化布局是不是合理。”4月19日,南丰集团行政总裁、香港财政司原司长梁锦松在2014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开放性对话六城镇化中的金融创新”上作出上述表示。

  城市主要就是把人聚在一块,提供社会的管理,使人员之间交往能够产生很多思想上的火花和生意上机会,这样才能够有经济价值,用中国话来讲就是叫做有人气。

  梁锦松说,在中国现在有很多新的城市,每个城市政府都说要发展新城,但都是空的,没有人进去,没有人气,根本没有什么经济价值的东西,这样可能不是创造经济价值,说白了这个不是投资,这是浪费。

  城镇化不是说我们建了新的东西就一定有经济价值,而是在人居住的地方怎么样让人有比较合适居住工作的时间,让他们互动,产生好的经济价值,我觉得应该从这个方面思考。

  以下为梁锦松发言实录:

  梁锦松:刚才小京说香港的地铁上盖,因为地铁上盖,地铁公司跟私人的地产商合作发展地产,发展无论商业也好,住宅也好能卖钱的,卖钱了以后,因为知道能卖钱,所以银行就可以借钱给地产公司去建地铁。但是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只要你有一个项目以后能赚到钱的,就是能增值的就可以去融资。当然如果地铁去一个没有人愿意去的地方,多大的上盖都没有人去。最重要还是这个项目无论地铁也好,一条路也好,或者污水排污,这个地区能不能够想到有增值的,或者创造价值的。所以很多,我看国内也好,国外政府,就像小京说的用很多公共的投资,但是投资没有回报的东西要去融资是融不来,譬如说就像香港政府在一个没人去的岛建立一个很大的政府大楼来讲,融资一定也是融不到的。最重要是每个政府要先想好自己这个经济怎么先发展,怎么吸引到或者创造经济价值,这样的话有这样的项目,而且这个项目产权清晰就可以拿到融资。

  譬如说除了地铁之外,我们在香港把公共房屋在地面商业的地下把它打包,放在一个公司制,放在一个信托里面,我们把它上市了,基本上把供应房屋的商业地产私有化了,运营完全是市场,而且以后的增值还会因为是私营的管理,所以做得更好,赚钱更多,资金来源也是不缺,但是这个牵扯到第一,这个商业里的地段还是能够可以产生经济价值;第二把这个产权,这个房子的权力很清晰的分割出来,可以上市。

  现在我们谈融资还是有几块,刚才小京也总结了,第一要产权很清楚,有些时候政府不愿意私有化主要原因是私有化了政府权力小了,官员饭碗没了,特别官本位环境里面私有化是对很多现在有的既得利益讲不是好的东西;第二要做这个项目,要投资能不能有好的回报?只要有好回报,而且是新的点子资金不缺,但是如果忽略了每一个城市,每个乡镇要做全球这个中心,那个中心,中国哪有这样多所谓全球金融中心可以在每个省市都有。但是人家有,我有这个不是好的主意,因为这个回报没有,你纵使提出多大的地也没有人要,你这个是不是符合经济规律,是不是真的有增值价值。

  第三政府规模,因为很多时候刚才也说了香港的公共房屋压到基本20%以下,这样不用很多收入也可以支撑政府,政府在经济体制,或者在经济容量是多大,而且政府在市场上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可能要想得很清楚;不然的话无论说我要发展,钱可能是找不到的,因为没有好的点子,没有好的回报投资者、银行家他们是算这个数的,而不是做慈善的,他这个钱是需要有回报的。

  戴小京:我想问一下梁先生,香港财政历来确实它的支出占GDP比重在很多经济体里面比较是比较低的。香港怎么解决它的这些公共服务?

  梁锦松:其实很多东西都是有双重性的,当然了每个人想法不一样。譬如说香港的教育有很多是政府出钱的,教育医疗其实某个角度来讲房屋其实有两重性,一个是公共服务,也可以说人权,另一方面是投资,怎么说呢?譬如说教育为例子,我以前也是管过教育政策的,我觉得基础教育是一个人权,每个人特别是在一个比较发达地区从小学一直到中学应该政府要有这个义务提供好的教育。但是如果你希望有不同教育,譬如说国际学校这个,这个就不是政府补贴的,所以教育本身是一个人权,但是我自己觉得到大学教育就不是一个人权问题了,大学教育是社会怎么样挑选这个人才,培训,投资到这些人以后可以领导社会,领导或者在经济上创业,这是一个投资。从这个角度来讲政府补贴一部分,但是其他可以收学费,而且我们也鼓励大学增加学位,而且去收更多的学费来补助其他政府的投资。

  房屋也一样,房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把房屋这两个二重性混了,一个是有所谓居住的需求,用广东话说有一个瓦片遮遮头,但是另外是一个投资,中国人往往把这两个就混起来,就是说譬如结婚一定要有房子,谁说一定买房子结婚,你有自己空间就行了,但是如果不买房子,我听说丈母娘不把女儿嫁给他,主要是里面有经济基础等等等等,就把居住需求跟投资需求又搞混了。

  有些时候我们就要看,譬如香港房屋的问题,无论我们怎么压这个房价都有一些人买不起房子。香港只有公房,香港住公共房屋,还有居屋是另外一个公共房屋比较贵,住供应房屋是55%的人,其他住私人房屋。在新加坡我们知道80%房屋是政府建的,基本上把他居住的变成一个公共的福利,或者一个公共服务。但是我们也容许无论新加坡也好,香港也好也容许一部分私人房屋在自由市场里面流通,这个你如果喜欢就买作为一个投资。房价是不是越高越好,当然从成本来讲是反映经济的活动;但是另一方面来说不是越高越好,房价是供求,而这个求不光是自己用,也可以是投资,特别过往几年从08年开始金融风暴以后全球中央银行都在印钞票,就是靠印钞票解决所谓金融危机。刚才也说了全球金融市场是GDP3.75倍,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实体经济接近4倍,而且印钞票趋势还是会持续,现在在国外只是减慢印钞票速度而已,而不是不印,更不是收这个钞票。想想看如果钞票的供应比实物供应多的时候就有两个现象,一个物价贵了,现在物价好象没有很贵,因为全球差不多每个行业都有很多供应,但是另外一个不买东西就是用来投资,投资很多时候投到所谓地产等等,就是因为工业比较缺的,所以闭着眼睛房地产过去几年只要地铁口的都会往上。

  这样会出现一个问题,问题就是每个人都涌进去买房,就变成恶性循环。当然你可以说这是经济好了,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就是钞票的贬值,我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刚才说了我做了四十年金融,金融界工资比其他行业都高,很简单因为也是刚才这个现象吧,从1971年开始美元脱离金本位,钞票印发是可以没有所谓有实体的对应的,就是可以说没毛的货币。因为货币供应很多,金融界我们操作的货物就是钞票,钞票供应多我们做金融界的肯定赚钱多一点了。同样的做房地产的,在座也有做房地产,我现在也做房地产,他们很成功赚了很多钱,其实也不一定是他们聪明,因为他们早时间买了地,钞票贬值,所以升值了。

  如果我们反思在西方社会有两个不同的模式,一个英美,或者中国某个程度也是这个模型,允许自由经济在金融,中国还好一点金融比较自由,在英国跟美国金融跟房地产完全由自由经济主导,但是由于钞票贬值,这两个行业发展就比较快。但是发展比较快,先不要说钞票贬值问题,因为他赚钱能力比较高,吸引精英进入这两个行业,但是有些精英本来应该去其他对经济更有价值的行业,就没有去了,去了金融跟房地产,这个是不是对金融配置最好?我觉得值得反思。

  另外另一个国家德国,德国是严控房地产的发展,这个是不是返过来说明为什么在德国的制造业还发展比较好,就是很多人才可以去这个行业。我觉得这个是需要反思的。凡是如果完全的放任自由可能不一定是最好,特别是在金融跟地产,这个都可以思考。

  回到所谓城镇化融资,城镇化我觉得是回避不了的趋势,但是怎么样城镇化,怎么样才是最有序,这个值得思考。不要说城镇化我们就要拿到钱,最重要是城镇化布局是不是合理。早上听联合国人居署署长我就觉得很好,为什么?他提出了为什么要有城市,城市主要就是把人聚在一块,无论提供社会的管理,而且人员之间交往能够产生很多思想上火花,很多生意上机会,这样才能所谓经济价值,有中国话来讲叫做有人气。如果光是做很多,在中国现在有很多新的城市,每个城市政府说我要做一个新城搬到很远的地方,就是说要发展新城,都是空,没有人进去,没有人气,根本没有什么经济价值的东西,这样可能不是创造经济价值,这样说白了这个不是投资,这是浪费。城镇化怎么做,不是说我们建了新的东西就一定有经济的价值,而是想到是不是在人居住的地方,怎么样让人有比较合适居住工作的时间,让他们互动,可以产生好的经济价值,我觉得应该从这个方面思考。

  2014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由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世界经济论坛、世界银行等机构共同举办,财经网首席媒体支持,于4月18-20日在上海美兰湖举办。

  (嘉宾观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确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GMT+8, 2024-4-27 06: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